為迎戰2024巴黎帕運,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今(22)日舉辦「帕拉林匹克運動研討會」,共有超過15位跨領域的專家講師齊聚一堂,吸引超過150位帕運愛好者及從業人員參與。體育署鄭世忠署長出席並表示全力支持成為選手最強後盾!國家培訓隊已於3月1日進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集訓,並導入奧亞運備戰服務經驗,優化帕運選手的後勤服務,全面支持選手及教練的需求,期望選手獲得佳績。
此次研討會由教育部體育署指導,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主辦,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和台灣運動醫學會協辦,參與的人員包含醫師、防護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選手教練…等,共同交流帕運選手的運動禁藥、醫療實務、分級制度及運動科學。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張雷鳴副會長表示在今年初即開始籌辦這場橫跨各專業領域的研討會,期盼各界一起支持帕運選手,助選手奪牌圓夢。
中華帕拉林匹克總會理事、臺北醫院鄭舜平院長表示,實證醫學與科學技術在提升運動表現中有關鍵作用,今天邀請到的各專家都能以不同面向的專業為運動選手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幫助選手在賽場上展現自我,爭取榮耀,且降低運動傷害。
若隊醫對運動禁藥不夠熟悉,將可能引起比賽結果爭議,近期也有多則新聞在討論運動員如何在能醫治病症的情況使用藥物,又該如何維護運動競技公平和乾淨運動。對此,國立宜蘭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學系助理教授陳亭亭特別詳細介紹國際運動禁藥管制機構(WADA)所訂定的治療用途豁免(TUE)規範,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執行長曾玉華則提到,運動員行蹤不實可能導致有違規風險,提醒運動員需隨時更新其行蹤資料,以確保反禁藥組織能在必要時進行突擊檢查。
殘障運動員的基礎代謝率低於一般人,能量攝取需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副校長張振崗教授則指出,殘障運動員的基礎代謝率低於一般人,在營養需求上依個人有其獨特性,例如脊髓損傷者容易出現肌肉萎縮、慢性發炎及營養不良等問題,會提醒運動員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醣類,並注意維生素D、鈣及鐵的補充,以維持訓練強度及提升免疫功能。
選手出國參賽最重要的是隊醫能否應對運動員可能出現的各種健康問題,臺北醫院復健科葉圜叡主任醫師依自身擔任隊醫的經歷表示,建議隊醫建立選手健康檔案,以實證醫學為基礎,並參考運動員長期以來習慣的治療模式,調整攜帶的診斷工具和藥品,並進行長期追蹤和管理,才能確保選手在比賽期間能保持最佳狀態。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運動盛事,更是一場體現社會包容與平等的盛會,今天的研討會有教育部體育署與相關單位的全力支持,出席者更來自北中南各區,包含成功大學醫學院郭乃文教授、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何春生主任醫師、耕莘醫院眼科陳志明主任、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張立羣副教授、中華民國運動科學數據應用協會陳業凱秘書長、國立高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陳宗榮副教授…等人,與會專家們共同呼籲加強對帕運選手的醫療支持和科學訓練,推動帕運的持續發展,也表示期待更多帕運選手不斷突破自我,為國家贏得更多榮譽,並以他們的奮鬥精神激勵更多人,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