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主動脈為人體最大動脈,主要功能為提供身體所需的血液,當主動脈進入腹腔後則稱之為腹主動脈、胸腔則稱之胸主動脈,正常大小約為直徑兩公分,若有不正常膨大產生時則稱為主動脈瘤。一般而言,若是腹主動脈直徑超過5公分、胸主動脈直徑超過6公分,則破裂出血的機率大增,一旦主動脈瘤破裂,其死亡率相當高。
2.病因
主動脈瘤的成因跟動脈管壁的結締組織變化有關,當血管受到像是外傷、發炎、感染、結締組織疾病可能造成血管壁硬化及膨大,之後便形成主動脈瘤。
*危險因子
一般來說,年紀大於六十五歲、男性、有吸菸的人、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感染及發炎,或是有家族史的人是屬於高危險族群者,較易得到此種疾病。
3.症狀
大部分的病人都是沒有症狀的,通常都是因其他疾病而作的相關檢查時因而意外發現的,或是因腹痛做腹部理學檢查而發現腹部有搏動性腫塊而察覺的。而有症狀的病人常會以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胸痛或腰痛來表現。如果主動脈瘤平時沒有發現,那麼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可能發生破裂情況,就如同發生胸腹內大量出血,如果沒有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另外,當腹主動脈瘤破裂後,即使馬上進行手術,其死亡率往往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4.診斷
胸、腹主動脈瘤的檢查:
(1)有經驗的醫師執行詳細的理學檢查(觸診),但不一定可以摸得出來,特別是肥胖的人。
(2)超音波檢查:可以作為篩檢,但無法精確的量測出動脈瘤大小。
(3)胸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可以作確定診斷,可以很精確地判別大小及範圍,有無破裂,也可以作為治療的依據。有研究顯示,除非動脈瘤大小增長迅速(>1cm卅年)或有動脈瘤相關症狀出現時,對於直徑 <5cm的腹主動脈瘤、直徑<6cm的胸主動脈瘤進行嚴密觀察仍是安全的。
5.治療分成兩種方式
(1)傳統開胸開腹手術,約三十至四十公分之傷口,進入至主動脈瘤位置置換人工血管做直接修補,缺點是傷口大、死亡率較高、住院時間長,手術之後通常要待在外科加護病房密切觀察直到穩定之後才能轉普通病房,通常在二、三天後腸胃正常運作後才可以進食。 由於手術較大,一般病患約一星期出院,但手術完病患康復出院後,較不需後續相關處理再手術。
(2)微創的血管內支架手術,在雙大腿腹股溝做兩個小切口,目前亦有無切口的自動縫合器可使用,但需自費,將支架置放到主動脈瘤的位置,將膨大或破裂的血管瘤由血管壁內作隔開手術,優點是傷口小、死亡率低、住院時間短,也不再像傳統手術一樣要住個好幾天的加護病房,手術當天或是住院一到五天就可以出院。主動脈支架手術可使手術的相關心肺併發症變較少以及手術相關的死亡率也都有明顯的較低。但手術後需要長期電腦斷層重覆追踪支架情況,有可能需要後續的二次手術。